“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國門,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這就是自信。我們要順應這種思想的變化,引導社會各界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凝聚起共同奮斗的磅礴力量?!?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激起無數國人發自內心的共鳴??梢云揭暿澜?,這無疑是新時代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在精神上徹底挺立起來的生動寫照。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由內而外的深刻變化,充分表明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新中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可以平視這個世界,體現為新時代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平視世界的背后,是中國人民對“今日之中國,已非昨日之中國”的深切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14億多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信自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高亢響亮,“四個自信”成為人們的力量之源和信念之基。新時代的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昂首前進。
可以平視這個世界,充分表明新時代中國人民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大大增強。新時代的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同時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得到強烈激發,黨心民心振奮昂揚。新時代的中國人民正以更加自信的目光審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更加積極主動地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欣欣向榮的壯闊氣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精神魅力,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享有作為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今天,中國人民可以自信地平視這個世界,不僅是因為新時代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物質基礎更加堅實,也是因為新時代中國在文化建設上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更好地構筑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黨著力解決意識形態領域黨的領導弱化問題,立破并舉、激濁揚清,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鞏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梢云揭曔@個世界,折射出新時代中國人民昂揚向上、自信自強的精神氣韻,是新時代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更為主動”的一個鮮明標志。平視世界不是盲目自信、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平視世界的中國人民依然會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歡迎一切有益的建議和善意的批評,但不會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接受任何外國“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只要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虛心學習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又堅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壓,就一定能夠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劉同舫,作者為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